【百一商汇安防版】|【百一商汇IT版】|【百一商汇汽车版】
返回首页| 移动触屏版| |设为首页
登陆 免费注册

官方微信 精彩呈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IT资讯>正文

暴民是怎样毁掉互联网的(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9-05 来源:钛媒体 浏览次数:74
译者按:本文是《时代》周刊2016年8月29日刊的封面文章,原文标题为《How Trolls Are Ruining the Internet》,深入描绘和分析了美国互联网上的网络暴力(trolling)行为。作者Joel Stein对愈发猖獗的网络暴力深感忧虑,认为这种现象污染了互联网,使之变为充满敌意和戾气的泥淖;并提出网络暴力虽然不是肢体暴力,但对被害者的伤害 有过之而无不及。反思中文互联网,尽管与西方有着不同的语境,但网络暴力的蔓延同样窒息着互联网上信息流通、理性讨论的空间。如何抵制暴力言论、保护受害者、完善法律监管,维持言论自由与个人名誉间的微妙平衡,是文章向所有互联网的使用者和管理者提出的问题。

虽然文章中所描述的众多案例都是发生在美国和Twitter上的,但放到国内依然可以找到对照物,网络暴民们在微博上喧嚣,一旦发生一点与其价值观稍微不符的事情便有大量的垃圾情绪涌入,当你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文章中的许多观点你都能找到共鸣。

暴民是怎样毁掉互联网的?

写这篇报道不是个好主意。把它写出来,对社会没有好处,当然对我个人更没有好处。因为网络暴民就是以蚕食注意力为生的。而这篇小文章,这篇不过几千字的报道,就像是给熊留下的一块甜饼。

如 今在网上,言行慎微是明智之举,因为互联网的气质已经不复从前了。曾几何时,互联网的面貌是一位理想崇高的极客,思考着如何让资讯自由流通。如今,如果你 想提高上传速度,那么网上有详尽的技术信息,很容易就能帮到你;可如果你身陷抑郁、想从网上寻求帮助,网络就很可能把你逼上自杀的绝路。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网络松绑效应」,指出,网络具有匿名、隐蔽、无权威、非实时等特性,这些因素剥离了人类社会数千年来形成的习俗规范;而且,这种现象正突破网络的界限,从手机渗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网络暴民(trolls)[1]很享受网络带来的这种自由。这个词原本指窃贼在网上吸引受害者的钓鱼手段,后来很快变成指躲在暗处、威胁他人的恶人。网络暴民会自我归类,宣称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引发「笑果」(lulz)。为了「笑果」,他们或恶搞、或骚扰、或暴力威胁。

他 们还会发布「人肉」信息(doxxing–publishing),比如社保号码、银行账号;甚至还会玩「狼来了」(swatting)的游戏,打电话报 假警,让特警部队冲进受害人的家里。如果受害者无法认同这种笑点,他们就斥之为没有幽默感。网络暴民把社交媒体和评论区变成了青少年电影里混乱肮脏的大更 衣室,里面充斥着男性视角的种族言论和女性歧视。

暴民们的活动范围在不断扩大。2011年,他们空降Facebook为近期过世的用户创建 的纪念网页,拿他们的死开玩笑;2012年,女权主义者Anita Sarkeesian在Kickstarter上发起了一项众筹,准备集资制作一系列YouTube视频,记录历代视频游戏中的女性歧视。结果,她在安排 演讲时收到了炸弹、人肉、强奸威胁,还有人以她为主角做了一个叫做《暴打Anita Sarkeesian》的游戏;今年六月,在收到一系列反犹信息后,《纽约时报》副主编Jonathan Weisman关闭了他粉丝超过35000人的推特账号。七月底,因为先前有人威胁要强奸自己五岁的女儿,女权主义作家Jessica Valenti表示将会离开社交媒体。

两年前,Pew Research Center曾进行过一次调查,发现18到24岁的互联网用户中,70%都曾受到骚扰,其中26%的女性用户表示曾在网上被人追踪。这正是网络暴民所喜欢的。 2014年,心理学期刊《人格与个体差异》(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上刊发了一项研究,发现自认为网络暴民的用户中,约5%在四项黑暗人格性状中得分极高,分别是纳粹主义、心理变态、追求权术、施 虐症,尤以最后一项为甚。

然而,这还只是那些承认自己是暴民的人,而且他们的行为可能只是实际发生的网络暴力中的一部分。「网络暴民被描绘 成那些偏离、对立于人们正常交流方式的人,这真是大错特错,」莫瑟尔大学文学教授、《为什么我们无法得到好东西:网络暴力和主流文化的关系定位》一书作者 Whitney Phillips说,「网络暴民绝大多数都是正常人,他们做的事一时看起来很滑稽,事后却会产生巨大的潜在影响。你可能想说,这是一群坏人;但实际上,坏人就来自我们之中。」

挑 衅行为能让公众人物暴露轻信的弱点,挑逗他们做出回应,许多网络暴民正是热衷于此。在这方面,「国会议员Steve Smith」就是一把好手。他自称参加茶党运动,是共和党人、佐治亚州第15选区的代表,可是这个选区根本不存在。在接近三年的时间里,Steve Smith在推特上发表了堆积如山的、极端保守的胡说八道,先后将上议员Claire McCaskill、Christiane Amanpour和Rosie O’Donnell引入口水战。

令人惊讶的是,这个冒牌共和党背后的操纵者Jeffrey Marty并非自由派,反倒是唐纳德·川普的支持者,对共和党的精英们愤愤不平,激烈反对希拉里,也不喜欢「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2]。Jeffrey Marty本人是一名40岁的律师,带着孩子住在坦帕城外,自称沉迷于吸引他人的关注。「开始干这种事以后,我的生活完全被毁了。前妻前不久刚跟我离婚, 她想离开我,去过更有意思的生活,」他说。没过多久,他最好的朋友、小时候的恶作剧对象,自杀了。如今,他自己也身患疾病,在家休养。

Marty 说,网上挑衅提升了他的影响力。「打个比方,如果我给《纽约时报》写信说不喜欢他们对川普的报道,他们会直接把信扔进碎纸机。可在推特上,我能打破所有机 构的阻隔,直接跟作者打交道,」他说,「我认为这一点在选举过程中很重要。我的推特每四周就会被浏览150万次。比起把人们召集起来,问他们:『你们想过 如果川普当上总统会是怎么样吗?』,在推特上发表言论,受众要大得多。」

网络暴力的本质是政治斗争,这是无需掩盖的事实。(不 仅保守派,)自由派也会参与到网络暴力中。为两性关系提供建议的专栏作家Dan Savage曾发动粉丝力量攻击前宾州上议员Rick Santorum;于是,只要在谷歌上搜索他的姓,出来的结果都是关于男同性行为的卫生问题。[3]猎杀狮子西塞尔的那位猎人,也是饱受网络暴力之苦。 [4]

但还是「非主流右派」(alt-right)把网络暴力变成了主要工具。非主流右派是一个在网络上生根发芽的保守运动,鼓吹男权、反 对移民,而且说不定就是他们用《摩登保姆》里的那台电脑[5]创造了川普。川普不仅跟他们立场一致,在玩弄网络暴力上也是一把好手。他人肉了共和党内主要 对手Lindsey Graham,把他的手机号码在电视上公之于众。他还间接指使自己的推特粉丝攻击共和党政策分析师Cheri Jacobus;因为实在干得太过火,Jacobus的律师给他发去了律师函,警告他停手。

非主流右派们最喜欢的侮辱方式,就是把那些不敌 视女权主义的男性叫做「阿绿」(cucks),这词是从「绿帽子」(cuckold)改来的。不支持川普的共和党人被他们斥为「绿帽保守党」。(他们相 信,)女权主义者在暗中操纵男性;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那就是「吃错了药」,所谓的「药」指的就是《黑客帝国》里那粒让人看清真相的红色药片。[6]他们 嘲笑反对者都是「社会正义的卫道士」,认为自由主义团体是故意在玩苦肉计,好赢得同情、掌握权柄。网络暴力,正是政治激进主义在非主流右派身上的体现;任 何排斥网络暴力的行为,在他们看来,都是对民主的抗拒。

在这场全新的文化战争中,对抗焦点不再局限于同性恋、堕胎、说唱歌词、毒品,以及圣 诞期间打招呼的方式。[7]争论范围已经无所不包:视频游戏、服装广告,甚至翻拍一部80年代的普通喜剧都能引发争端。七月份,因为对2016版《捉鬼敢 死队》(Ghostbusters)起用四名女演员做主角积怨已久,网络暴民在推特上骚扰了该片的非裔联合主演Leslie Jones,用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言论对她进行威胁;还有人在她一张出席首映式的照片上泼了精液,这张图被广泛传播。由于骚扰过于严重,Jones一度 考虑关闭推特。

「我一个人呆在公寓里,感到孤立无援,」她说,「我看着这些诋毁,骂我是同性恋、是黑人,只觉得寡不敌众、不知所措。找警察 有用吗?他们马上就弄到了我的邮箱,给我发恐吓信,说要砍了我的脑袋;他们怎么对付黑鬼,就要怎么对付我。他们这么干,并不是想表达什么观点,就是想吓唬 你罢了。」

由于参与对Jones的骚扰,非主流右派的头头Milo Yiannopoulos被推特永久封号。(此人同时也是保守派新闻网站Breitbart的编辑,该网站的执行主席Stephen Bannon在8月17日受聘运作川普的选举活动。)推特表示,Yiannopoulos批判新版《捉鬼敢死队》、在推文中称Leslie Jones为「黑东西」,并指挥自己的30多万粉丝对其进行骚扰。Yiannopoulos否认这项指控,还表示要求自己为粉丝行为负责十分滑稽。

他 认为,Jones是在用苦肉计实现政治目的。「她是好莱坞大片主演,」Yiannopoulos说,「要做到那一步,没点花样可不行。这件事无非就是一个 懂政治、头脑精明的明星在借题发挥、乘机上位。本来是事业有成的女性,却被女权主义弄成了讹人的家伙,我真是替她们悲哀。」

Yiannopoulos 今年31岁,是英国人、同性恋,染着一头白发。他曾在自己的《危险同志》巡演期间去大学发表演讲。他说,左派对我们不该说什么话、不该玩什么游戏指指点 点,挑衅就是对他们的直接回应。「叛逆是人类的本能需求。我们就是想蔑视权威、保持独立,」他说,「川普可能当不上总统。我可能也树立不了我想树立的公众 形象。但我们可以为他人更加大胆的言论争取空间,这就是我们如今工作最重要的一项意义。哪有什么网络暴民,只不过是一群讲真话的人罢了。」

是 2014年发生的「游戏门」(Gamergate)事件激发了非主流右派运动。在那次事件中,有批评声音指责电子游戏中的女性歧视,而暴民们想方设法要把 这种声音从自己的虚拟领地里赶出去。「新千年之初,互联网文化与大众文化是严重隔绝的,」BuzzFeed互联网新闻编辑、播客节目《Internet Explorer》联合主播Katie Notopoulos表示,「这是一小撮负隅顽抗的人,认为互联网就该是黑暗、可怕的,他们想把大众吓走。他们的文化就是在讨论版上恶毒地互相开玩笑,已 经炼出了厚脸皮。他们(在网络暴力方面)都是训练有素的。」

Andrew Auernheimer在网上自称为Weev,他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臭名昭著的网络暴民。由于伪造身份和密谋犯罪,他曾经在牢里蹲过一年出头。2014年, 他被放了出来,随后离开了美国,游走在东欧和中东之间。从那时起,他就一直致力于发布反计划生育的视频,并且操控美国大学里几千台打印机打印出纳粹十字 ——这也是他纹在胸口的图案。当我问是否可以飞去采访他的时候,他同意了,但同时提醒说他「可能会有段时间在海上,不过也许可以让船靠岸比较近,这样你就 可以在亚得里亚或者爱奥尼亚海岸那里见到我们。」他的邮件签名是:「无论熵增加剧、末世迫近,我都永远是你的仆从。」

当我们计划前往他口中那个「相当远的地方」的时候,他却告诉我不再愿意接受免费采访了,采访费要价每小时两个比特币(约1100美元)。然后我们就开始互相挑衅(尽管我不太确定这样算不算挑衅):

发件人:Joel Stein

收件人:Andrew Auernheimer

我完全理解你的立场,但包括《时代》杂志在内的所有大型媒体,都不会向采访对象付费。这么做的理由有很多,但我相信你都是知道的。

还是谢谢你了。

Joel

发件人:Andrew Auernheimer

收件人:Joel Stein

真是笑话,你们这伙人威胁过我,毁了我好几年的生活,还毁了我的家,现在还想让我为你们白白卖力。

你们活该他妈的被烤死。

发件人:Joel Stein

收件人:Andrew Auernheimer

嘴上说不愿意免费接受采访,可你还是给我发了很多可以用上的话嘛!

后来Weev在博客上贴出了我们的邮件,宣称《时代》杂志「致力于破坏白人的文明」,应该「撕开你们犹太人的钱包,把从我们外人身上偷走的东西倒出来,要不 我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跟你们这个有毒的杂志合作。」想到只要花两个比特币就能让这个新纳粹主义者出卖原则,我感到十分欣慰。

但如今,Weev这种发表反社会言论的行为,正逐渐被社会上更多的人接受。正 如现实世界里总有一些古怪的小书店,兜售宣扬新纳粹主义的小册子,网络上也总会有一些古怪的小网站,宣扬白人优越主义。可是,这些网站的写手如今也走进了 8chan、4chan这样的网站,[8]那儿的用户更为多样,聚集了段子手、游戏迷、动画宅和「老司机」。[9]一旦在这些网站获得认同,他们就转移到 Reddit。这个论坛在美国网站访问量中排名第九,允许用户匿名发布链接和评论。Reddit信奉纯粹的言论自由,除了「未成年性行为」「偷拍」和「殴 打女性」等法律禁止的内容外,不会主动删除评论。

不过,去年夏天,Reddit以内容令人反感为由,再次封禁了五个讨论组,其中最大的一个 讨论组名为「胖人之恨」(fatpeoplehate),关注者超过15万。这是一个十分活跃的社区,以寻找超重人士的滑稽照片为乐。他们的帖子主要针对 女性,并且会为照片加上刻薄的题注。图片贴出后,Reddit用户就会把它们转贴到受害者的Facebook页面上、或者他们在网上能找到的任何一个角 落。

「你在Reddit上能看到的严重程度,只有你看不到事情的十分之一,」前Reddit员工Dan McComas称,「比如说有两个用户发帖讨论乱伦话题,随后开始私信交流,这时候真正骇人听闻的内容就出现了。我们在他们的私信里看到了儿童色情和虐待,于是不得不联系执法部门一起解决问题。」

Jessica Moreno是McComas的妻子,她在担任Reddit的社区总管期间就曾推动关闭「胖人之恨」板块。那些敌视BMI超标人士[10]的用户并不买 账:夫妻二人的家庭地址被公布在网上,发布者还附上建议,指导如何袭击他们。他们最终不得不请警察巡视自己的住处,从此就搬走了。Moreno在谷歌地图 上给自家房子打上了马赛克,从网上删掉了自己几乎所有照片。

Reddit上有一个讨论组,组内成员会互寄秘密圣诞礼物。在职期 间,Moreno曾收到过这个讨论组里一些用户的抱怨,表示不愿再参加这样的活动,因为与他们配对互寄礼物的人在网站上发表了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言论。 由于参加送礼活动的用户需要发布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址、年龄、职业和其他信息,Moreno得以对这些用户进行深入了解。

「把网络暴民想象成宅在地下室里灌汽水、嚼玉米片是不准确的,」她说,「他们也许是医生,也许是律师,也许是鼓舞人心的演说家,也许是幼儿园老师。他们会给别人寄很可爱的礼物。他们不过是平常人。」他们也许就是你认识的、活生生的人,Moreno说道。现实生活里,善恶是没有红绿灯来区分的。「这 比好人坏人的区分要复杂得多。而且并不是只有男性参与,女性也会做这样的事情。」离职后,夫妻二人创办了Imzy网站,这是一个无暴力版的Reddit。 他们相信,一旦网络暴力在社群里成了习惯,就几乎无法挽回了,而Reddit这样的网站就已经永远沦入了网络暴民的手中。

网络暴民占据了网站后,就会开始排挤女性、少数民族、小众宗教和同性恋者的声音——他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容易受攻击的群体。这些群体里的年轻一代已网络暴力看成线上生活寻常的一部分,因此对其进行了自我屏蔽。

《时代》周刊对旗下作者的一次匿名调查显示,由于担心网上的诋毁,80%的受访者都曾回避过对特定话题的讨论。因为在网上受到敌视,接近半数的女性员工曾考虑 离开新闻界,而男性员工则无一人受此困扰。有受访者在附注中称,「有人用宗教言论对我大加毁谤,有人追踪我父母的信息,往他们家里打电话,还有人悬赏我的 身体器官。」有人写道,「不停有挑衅者用骇人的名词称呼我,说我偏心、愚蠢,活该被人强奸。女人在网上碰到这种事屡见不鲜,我觉得男人是没法明白的。」

非 主流右派会争辩,要是受不了谴责,把电脑关掉不就完了?这种说辞是在剥夺别人自我表达的需求,与互联网价值观的初衷是对立的。「问题在于:你不跟他们面对 面,怎么去阻止他们干蠢事呢?」风投资本家Sam Altman说道。2014年,在Reddit又一次遭遇公关危机后,他曾短暂执掌这家网站8天。「这就跟人们说公众人物的坏话是一回事。如今在网络上, 每个人都是公众人物,但问题是并非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应对。」6月15日,Altman宣布关闭他拥有171000名粉丝的推特账号,并表示:「自从用了推 特,我感觉更糟了……我的脑袋在这里受到了污染。」
关键词: 暴民 毁掉 互联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首页产品信息行业资讯技术方案视频中心企业名录热门品牌服务中心会员中心关于百一商汇会员服务广告服务支付方式联系我们意见反馈

百一商汇 (www.xjbysh.com) 新ICP备16001722号 广告投放/会员办理:0991-4886165 | 客服热线:0991-4886165